神宗庙号是褒还是贬?为何只有明神宗与宋神宗是这一庙号?

神宗庙号是褒还是贬?为何只有明神宗与宋神宗是这一庙号?

宋神宗和明神宗的庙号都是神宗,或许有人说,神宗的庙号是是贬义的、是明褒暗贬,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宋神宗和明神宗的庙号上边,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褒义,没有贬义的含义。

庙号的来源与含义

庙号起源于商朝,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在我国古代的早期,去世的帝王刚开始都会建立家庙祭祀,但是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这个过程成为祧。古礼,天子七庙,一太祖三昭三穆,三昭三穆之外,六世远祖,"亲尽则毁",当迁神主于祧庙,共同供奉,不再单独立庙。而一些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的家庙可以永世存在,为了区别于其他的君王,这些单独立庙的君王都会享有一个单独的庙号。这些独享宗庙的被称为"永世不祧"。而庙号,正是为了奉祀这些"不祧之宗"所用。。

庙号在魏晋之前,十分的严谨,只有大功德者才能享有庙号,比如,整个两汉时期,只有七位皇帝才有庙号,他们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世祖刘秀、汉显宗刘庄和汉肃宗刘炟。魏晋之后开始泛滥,基本上每个皇帝皆有一个庙号。但是,庙号的来源是为了为了奉祀"不祧之宗",所以,只要庙号不是由于非正常的皇位更替之后的后人给定的,那么庙号的含义必定是褒义的,在这点上,它和谥号不一样。

宋神宗是褒是贬?

毫无疑问,宋神宗的神,是褒义的。宋神宗赵顼,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它的几个字皆为褒义,我们来看看谥号的采用方法: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业成无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宏济生民曰烈、庄以临下曰烈;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所以,从谥号来辩证宋神宗此人,不存在有恶行让后世给他定调的地方。

从正史上给予他的评价来看,宋神宗此人的表现是正面的。《宋史·神宗纪赞》:"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

而虽然自魏晋之后,庙号大家都有,但是能享"不祧之宗"的皇帝并不能超过礼制规定的七庙,纵观两宋,得享"不祧之宗"的皇帝仅有五个太祖,太宗,仁宗,神宗,高宗。宋朝的一次议事中说到了此事。

元符三年,诏曰:"艺祖顺天应人,肇造区夏。太宗受命继代,底定寰宇。真宗以圣继圣,抚盈成之运,奉太平之业,登岱告成,文物典章,于斯大备。昔在仁祖,并尊千百世不祧之庙。恭惟仁宗皇帝躬天地之度,以仁治天下,在位四十二年,利泽之施,丕冒山海。早定大策,授英宗以神器之重,措宗庙于泰山之安。功隆德厚,孰可拟议英宗皇帝享国日浅,未究施设,奄弃万国。神宗皇帝以不世出之资,慨然大有为于天下。兴学校,隆经术,劝农桑,宽徭役,禁暴以武,理财以义。凡政令法度有未当于理、不便于时者,莫不革而新之。功业盛大,何可胜纪!群臣引旧典,数上徽号,然自谦挹,终抑而不居。规模宏远,凛凛乎三代之风矣。而庙祏之制,殊未议所以尊崇之典,缺孰甚焉,朕夙兴夜寝所不敢忘也。宜令礼官稽参商、周、两汉故事,考定仁祖、神宗庙制,详议以闻。"--《庙制》

此后,朝堂上关于这件事情,还有过一次讨论,当时的结论也被记载了下来:

十一月,权太常少卿盛次仲等言:"仁宗、神考请如圣诏,尊崇庙祏,永祀不祧,与天无极。"

所以,作为宋朝仅有的五位能够"永祀不祧,与天无极"的皇帝,宋神宗的庙号自然是褒义的。要是宋朝选了一个贬义的皇帝"永祀不祧",那宋朝整个文人团体的脸要往哪搁?

明神宗是褒是贬?

明神宗朱翊钧,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他的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我们在这里就不在累述他谥号中每一个字的含义了,他的谥号太长了,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谥号里面,没有一个字是恶谥,最差的比如简字也都是平谥,所以,从谥号来辩证明神宗此人,不存在有恶行让后世给他定调的地方。

明朝官修的史书《明神宗显皇帝实录》虽然觉得万历皇帝晚年是有点懈怠,但是整体上来说大事不糊涂,而且对其一生的评价也很高:

"盖上仁孝圣神,迥绝千古,享国愈久,圣德弥隆,无挽近综核之烦,而自臻治古几康之理。海内沐浴玄化几五十年,国祚灵长,永永无极,所培毓远矣。先是因秉轴者惩操切之过,不无稍剂以宽大,而上明习政事,乾纲独揽,予夺进退,莫可测识。晚颇厌言官章奏,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圣裁。中外振耸,四封宴如,虽以忧勤之主极意治平而不得者,上独以深居静摄得之,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未足况也。至慈护先考,终始无间,尤非草野所得窥,而为尧为舜之旨,更谆谆以期。……庙号曰神,殆真如神云。"

而在对神宗的庙号议定的时候,对其评价也颇高,《光宗实录》记载了两次对他谥号、庙号的议定,第一次是"辛酉,礼部恭进大行皇帝尊谥。……臣等历览前徽,参稽令典。帝尧运乃神之德,爰号神宗;成王赞惟显之天,尤称显行。简编具载,轨迹可循,有如我大行皇帝运际启承……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祗协彝章,永光宗社。臣等拜手稽首谨议。"第二次是"先是,内阁拟谥显宗恭皇帝,廷论未惬。……追惟先帝圣谟不可殚述,而四十年雷霆在上,今古所无。神矣烈矣,无以复加矣。以至圣至神之先帝,持众羙而效之,光昭万世,犹恐不至。乃草草举事,取证谥书,令先帝盛羙不彰,何哉?乃再集议于东阁,改今谥。"

因此,在当时给明神宗定庙号为神的时候,是因为其有功绩才定为神,并不是明褒暗贬。

庙号神到底好不好?

很多人都在以谥号中的民无能名曰神来等同于庙号中的神的意思,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神这个字在庙号里是非常高的存在,是比肩尧舜的存在。比如,宋神宗定庙号时,就有一句"书载益称尧德。曰乃圣乃神。"明神宗定庙号时,也有一句"帝尧运乃神之德,爰号神宗。"

我觉得,对于庙号为神好不好这个评价,古人的认识比我们更深刻,王安石对于神是这么认为的:"尧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舜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从受者。《礼》曰"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 ,祖颛顼而宗尧 ,则神宗为尧明矣。"

那么,你觉得是置身于其中的、古代大文豪王安石说的对,还是网上那些说神宗是"明褒实贬"的人说的对呢?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