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蔡邕为其流泪而被杀,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董卓死后,蔡邕为其流泪而被杀,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三国时期朝堂动荡不安,今朝得势者,往往明日便跌落尘埃。董卓曾以救主之功身居高位,却最终因行事暴虐而被杀。董卓一死,他昔日部下自然是树倒猢狲散。蔡邕曾在董卓手下备受器重,后来因替董卓哭泣而被王允杀。

三国时期朝堂动荡不安,今朝得势者,往往明日便跌落尘埃。董卓曾以救主之功身居高位,却最终因行事暴虐而被杀。董卓一死,他昔日部下自然是树倒猢狲散。蔡邕曾在董卓手下备受器重,后来因替董卓哭泣而被王允杀。蔡邕之死真的只是因此小事吗?还是另有隐情?

董卓昔日侍奉汉灵帝时,汉灵帝曾就灾异频繁一事询问过他的意见。当时朝堂大臣对此事讳莫如深,汉灵帝气急之下特召蔡邕前来问询。蔡邕认为妇人及宦官干政才致使灾乱。汉灵帝为保护蔡邕,将他弹劾官员的奏章保密。但是,汉灵帝如厕时,此奏章被近侍曹节偷看,又告知了左右。如此一来,被蔡邕所弹劾的官员皆对他恨之入骨。后来,蔡邕也曾因被陷害而远避江海,居于吴地十余年。董卓在世时,尚能庇佑他一二,如今董卓已死,昔日的政敌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蔡邕之死并不只因为董卓落泪一事。蔡邕为人直率,曾得罪过不少权贵,他们皆想置他于死地,免不了在背后煽风点火。董卓昔日侍奉汉灵帝时,汉灵帝曾就灾异频繁一事询问过他的意见。当时朝堂大臣对此事讳莫如深,汉灵帝气急之下特召蔡邕前来问询。蔡邕认为妇人及宦官干政才致使灾乱。汉灵帝为保护蔡邕,将他弹劾官员的奏章保密。但是,汉灵帝如厕时,此奏章被近侍曹节偷看,又告知了左右。如此一来,被蔡邕所弹劾的官员皆对他恨之入骨。后来,蔡邕也曾因被陷害而远避江海,居于吴地十余年。董卓在世时,尚能庇佑他一二,如今董卓已死,昔日的政敌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董卓曾重用蔡邕,新的掌权者怕蔡邕感念董卓恩情而不为他们所用,甚至有谋逆之心。董卓专权后,听闻蔡邕才名,召他为官。董卓以蔡邕家族性命为要挟,逼得蔡邕不得不入他账下。蔡邕虽是被强迫为官,但董卓对他却是毕恭毕敬。董卓挟持天子以号令诸侯后,其部下为了讨好他,曾称他为尚父。此举意为将蔡邕与姜太公相提并论。董卓询问蔡邕的看法时,蔡邕却认为此事不妥。他认为以董卓如今功勋,不足以与尚公相比。董卓听后,竟然作罢。董卓此人狼子野心,又颇为沽名钓誉,但他却能采纳蔡邕的逆耳之言。由此可见,蔡邕确实深受看重。王允能借杀董卓一朝得势,那么蔡邕若有为董卓报仇之心,也可能对王允不利。

铲除董卓后,王允颇有些居功自傲。他认为,董卓如此权势滔天,尚且被他所杀,其他人不足为惧。因而,每至群臣聚会时,王允也是不苟言笑,全然不复以前的温和。王允态度可谓是差别极大,自然有人对他心怀不满。此时蔡邕又恰好撞到他的枪口上,便被杀来警示众人。

司徒王允刚刚得势,难免有人心有不服,惩治蔡邕也算是杀鸡敬候。铲除董卓后,王允颇有些居功自傲。他认为,董卓如此权势滔天,尚且被他所杀,其他人不足为惧。因而,每至群臣聚会时,王允也是不苟言笑,全然不复以前的温和。王允态度可谓是差别极大,自然有人对他心怀不满。此时蔡邕又恰好撞到他的枪口上,便被杀来警示众人。

蔡邕被杀还与他史学家的身份相关。蔡邕才名几乎天下皆知,他刚被收押时,许多士大夫为其求情。蔡邕也表示,愿被截断双脚,只要能完成汉史。太尉马日磾向王允进言,蔡邕乃旷世奇才,素有孝名,又清楚汉朝大事,可撰写史实,如此被杀,实在不妥。王允却以司马迁举例,认为汉武帝饶司马迁一命,却反被毁谤。若留蔡邕一命,恐怕他们这些人也会被骂。史学家所记载乃是千秋万代的事,王允为人最看重名声,他也怕因蔡邕所记而被千夫所指。

蔡邕被杀,并不仅因他为董卓落泪,还与他的为人处世及身份地位相关。身处政治中心,便难免被牵连。但是蔡邕因这等小事而死,实在是令人惋惜。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