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学习内容:

  教材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习

  1、笔算8+6=28+5=37-5=12-6=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手套2.00元,袜子1.60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钱吗?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主题图.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讨小数的加法。

  (1)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的?说说你的算法。

  (2)0.6元=()角0.8元=()角

  ()角+()角=()角=()元()角

  (3)0.6+0.8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怎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4)比较算法:一道是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也就是把()对齐再相加。

  (5)试笔算0.6+0.8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

  元角分

  0.6

  +0.8

  (6)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3、探讨小数的减法:

  (1)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算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试算一下。

  (3)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元角分

  1.2

  -0.6

  (4)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个0.1,减去()个0.1。

  ②从人民币来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角减去()角。

  4.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三、测评、拓展

  (1)练习:3.6-0.52.1-1.22.8+2.16.4+0.9

  (2)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计算练习二十二第1题。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加减法(例1)》名师教学课件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竖式计算

  3685+279=3685-279=

  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通过一位小数的口算复习,对本节课新知进行铺垫。通过对整数加法的练习,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学习例1。(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法

  出示购书情境:

  (1)师:两位同学到书店买书,小丽买了这两本书。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求一共花了多少元?

  生2: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先估一估买这两本书小丽要花多少元吗?

  预设:

  生:

  因为两本书的价钱都往小估了,所以小丽买书的钱会比10元多。

  【设计意图: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通过估算可以帮助推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而在精确计算中有效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错误答案。借估算定精算,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3)师:“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

  预设:

  生1:

  生2:

  生3: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对小数的理解,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大胆尝试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4)师:同学们刚才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问题,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1:都是用加法解决,结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两种方法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用小数进行计算的。

  (5)师:有的同学借助我们学过的旧知识,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知识,从而解决问题。有的同学是直接用小数进行竖式计算的。我们重点学习这种方法。谁能来具体说说小数加法该如何计算呢?

  预设:

  生: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6)教师:列竖式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预设:

  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

  生2:6.45表示6个一,4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4.29表示4个一,2个十分之一,9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得到10个一。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7)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预设:

  生: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并且所有小数加法都可以这样计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比较,找到各方法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同时借助笔算小数加法的经历,通过运用数学语言的交流,逐渐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体会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减法

  出示:《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

  (1)教师:关于小数加法,同学都会计算了。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

  小数点对齐。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

  (2)教师: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和小数加法相同,竖式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

  生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3)教师: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预设:

  生1: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差。

  生2: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设计意图:将小数加法的笔算经验和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减法中,进一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比较内化,突出算理

  快速口算:5+20.5+0.20.05+0.02+

  5-20.5-0.20.05-0.02-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

  无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加减,计算时,必须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口算:

  练习十七第1题。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0.815.62-7.46

  强调:在计算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划掉。

  (3)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图。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5.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问题:如果小数部分的.数位不同,怎么进行计算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试一试。

  (三)课时作业

  1.计算并验算。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答案:4.1228.317.04

  25.64.684.26

  解析:【考查目标1】正确列出竖式计算并验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小丽家两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答案:略。

  解析:认真观察表格,分别计算出4月、5月两种费用的总数和每项费用两个月的总数。

  3.解决问题。

  (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答案:0.95-0.35=0.6(kg)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观察,第一幅图中空杯子的质量是0.35千克,装水后的质量是0.95千克,用0.95千克减去0.35千克就是杯子的质量。

  (2)妈妈买了一瓶蜂蜜,连瓶共重2.5千克,用去一半蜂蜜后连瓶共重1.5千克,吃了多少千克?蜂蜜的瓶子重多少千克?

  答案:2.5-1.5=1(千克)2.5-1×2=0.5(千克)

  解析:【考查目标3】认真分析题意,先算出减少的质量就是一半蜂蜜的质量,再算出一整瓶蜂蜜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蜂蜜的质量就是瓶子的质量。

3、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 )部分,右边是( )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 3.00 =( ) 0.200 =(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 14 =(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 只是要多小数点。

  (5)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6)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2、P7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4、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内容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后记

  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5、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6、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小数的性质到五年级上学期再学,所以整数减小数、得数末尾是0的计算都不涉及)。

  在课前对5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时,全部学生都能说出0.3+0.9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点心店买点心的情境。四种点心及其价格分别是馒头- 0.5元、豆浆 -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通过提出问题求其中两种点心的总价和价格差引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考“任意选两种食品,求它们单价的和与单价的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精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课学习内容简单,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五道练习中,第1、2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3、4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总体来说都比较简单。经过思考,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因为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舍弃了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而且像第3题“水中插竹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行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行。同时重新设计了两个练习: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3.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导师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容易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行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小心”。曾经听曹老师做过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讲座,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知识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再巧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7、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习数学的根本是解决问题。数学教育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强调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内容的置换。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上进行教学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复习,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在新授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想买的文具,从而获得图片上呈现的数学信息,通过信息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先让学生说出想买什么?然后由教师的问题引入例题,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重点教学。在教学竖式时,我设计了质疑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点的认识,并讲述了生活中一个有关小数点的真实故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次让学生知道小数点的重要性。

  接着教学小数减法时,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激励学习兴趣。用他们开始想买的文具提出自己的减法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我就乘势追击,巧妙的提出想让他们解决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板书减法竖式时(1.2元-0.6元),故意不写差上的0和小数点,使0.6变成6,这时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映,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七嘴八舌的指出老师的错误,有的学生说漏了“0”就不是小数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小数点就变成6元了,大家说得可热闹,把一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而这样的质疑效果也是我想要的。就着这样的气氛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不能不写?”结合刚才的争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最后总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并完成了一个思维拓展题,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升华。把教师的讲解权充分还给学生,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因为孩子们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人。

  在这次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为教学与生活架起一座桥梁,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取合作交流、讨论、说理、争辩、纠错,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听取同伴意见的同时进行反思、取长补短,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使每位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中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加深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新授中,突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下来,我认为整堂课缺乏严密的安排。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从“静态设计”走向“动态设计”,“从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教材的灵活运用不够,创造性差,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时间把握的不好,导致练习量不够,学生的反馈老师无从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体验,通过自己的体验、理解、吸收、内化、思考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在意义上、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课堂开始创设情境,现实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炼出的数学问题直入中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为了更好的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层次,有步骤的安排了练习题,并适当拓展、延伸。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同时结合生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内容回归生活,“商场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吸收、内化、思考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范文大全这篇文章共字。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