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自然灾难分别是什么?

广义地说,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为灾难。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灾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而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难称为自然灾难,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

把以人为影响为主而产生且表现为人为态的灾难称为人为灾难,如交通事故、生产事故。

有些还可细分为自然人为灾难(由自然

变异而引起但表现为人为态的灾难)和人为自然灾难(由人为影响产生但表现为自然态的灾难),如太阳活动峰年发生的传染病大流行就属前者,而毁林开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则属后者。

  如更深入地从事物的是质来看,可以认为自然灾难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能量积聚转换的一种激烈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能量变化的极端形态。

而人为灾难则一般是指政策失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或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等。

  自然灾难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特点与规律:

  (1)区域性特点。

在空间分布上,不同的自然灾难表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点。

例如,在那些地质上属于新构造差异幅度最大的地区,也常是地震活动最频繁之地。

山区有利的地形,加上季节性的暴雨,则常是泥石流与滑坡最易生成的地区。

从空间分布上看自然灾难的分布,有的集中呈带状,即所谓灾害带。

  (2)群发性特征。

自然灾难不是弧立的,它具有群发性或齐发性特征。

如暴雨除了会形成洪涝灾难外,还是山区泥石流、滑坡产生的诱发因素。

一次大地震,除直接摧毁城市、桥梁、水坝外,还可以引起一系列诱发性的自然灾难,如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砂土液化等。

  (3)周期性特点。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灾难生成的有利条件和其形成的时间过程,使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模糊的周期性规律。

动静交替,短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再重复出现某种灾难。

  (4)社会性特点。

由于自然灾难是危害人类生活和威协人类生存的自然事件,因而它就必然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一次灾难不仅有经济损失,严重者还将带来社会动乱和文化断代的破坏作用。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