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非嫡非长,为何执着于太子之位,他的底气何来呢?

朱高煦非嫡非长,为何执着于太子之位,他的底气何来呢?

古往今来,对封建王朝来说,立太子都是一件大事。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朱高煦和朱高炽,最终朱棣选择了朱高炽为太子,但是从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前到他监国,朱高煦一直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取而代之,从来没有动摇过。甚至直到朱高炽登基,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接替皇位之时,依然想要问鼎皇位,不曾悬崖勒马,打消争权的执念。而就是他的锲而不舍,朱高煦想要夺权的心思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高煦是朱棣的庶子,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越不过的"嫡长"身份,朱高煦用什么来跟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他的底气何来呢?

事实上,如此明目张胆的执着太子之位,朱高煦还真的有底气。

一:朱高煦虽然不是嫡长子,却深受朱棣喜欢,最高统治者的青睐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朱高煦英勇神武,身高七尺,在朱棣跟朱允炆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一直跟在朱棣身边带兵打仗,不仅屡立战功,还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间。朱棣因此觉得他很像自己,对他很是喜爱。明朝自朱元璋之时,就有明确的规定,受封的藩王要立即赶往属地。而朱高煦被朱棣封为汉王,藩国云南,想要当太子就不能远离政治中心,他不愿前往云南,哭闹一下,朱棣竟然也纵容了他的行为,破了先例让他长期逗留都城,还荣宠依旧,朱棣对他的宠爱表现得不能再明显。

而朱棣已经立了太子朱高炽,不仅不考虑朱高煦留在京城对太子造成的影响,还将朱高煦的一应待遇提高到跟太子相差无几的等级。朱棣纵容,袒护庶子跟嫡子争权,朱高煦的底气可想而知。

如果朱棣只是宠信朱高煦,能不苛待朱高炽,朱高煦的夺权之争或许会清醒一些。事实上,朱棣一边偏爱朱高煦,一边又打击朱高炽。按照明朝的制度,立了太子之后,自然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朱元璋当皇帝,朱标作为太子练手,就是例子。可是到了朱棣这里,他只给朱高炽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没有接触到国家政事的核心的太子,名不副实。朱棣对太子的不重视,对未来皇位接班人的培养漠不关心,膨胀了朱高煦争权的野心和欲望。

二:朱高炽身有足疾,又身宽体肥,性格宽仁。而朱高煦风度翩翩,英勇神武,性凶悍,更像朱棣,自比是唐太宗,朱高煦勇猛,对比朱高炽的懦弱,让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太子之位。如果在朱棣未立太子之前,他有如此想法还可以理解,毕竟朱棣确实是真心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只是此时,太子已立,这种盲目的自信,让他一再痴想太子之位,并没有认清事实。朝中立嫡立长的呼声,朱高炽虽有缺点,并没有重大失误,朱棣也没有明确的废太子之心,都是他的阻碍。

对时势的盲目判断,给了他盲目的底气。多了两护卫,就以为有了争太子的资本,可以像朱棣一样重演当年的夺嫡之争。不能对局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反而自以为多了份筹码。

又请得天策卫为护卫,曰:"唐太宗天策上将,吾得之岂偶然。"又请益两护卫,曰:"我英武,岂不类秦王世民乎?"又尝作诗,有"申生徒守死,王祥枉受冻"之语。

三:朱棣深知自己的皇位是抢来的,疑心甚重,特别是对太子多有猜忌,以致太子监国流于形式。永乐七年,朱棣多次北巡之后,决定迁都北京。期间由朱高炽坐镇南京,朱棣先行迁往北京,朱高炽才算是真正有了决策权。而迁都完成后,朱棣却将朱高炽政令全部推翻。朱棣对朱高炽的猜忌,不信任,让朱高煦一度以为自己有机可乘。上行下效,朱棣的行为无疑给朝廷诸人释放了一个太子不得宠的信号,而作为太子之位有利的竞争者朱高煦,底气自然更甚。

小结:仗着军功和朱棣的宠爱,又加上自身的优势,朱高煦觊觎太子之位的心思从来没有停止过,反而越来越助长了他对皇位的渴望。只是他没有想到是,他还没有夺嫡成功,朱高煦已经登基了,他最终也在执迷不悟对皇位追逐中丧了命。

朱高煦影视剧形象

说白了,如果没有朱棣事先允诺朱高煦的太子之位,没有朱棣对朱高煦的偏爱,对太子的猜忌打压,单凭朱高煦的自嗨,他哪来那么大的底气,他或许会有另外的结局。只不过,历史终究难以重来,他还是在父亲的推动下被自己的野心害了。

只是朱高煦至死不明白,明明朱棣答应他立他为储,对他甚为喜爱,他不知道封建社会立嫡立长是越不过去的礼法, 更何况朱高炽是他的皇爷爷朱元璋亲定的世子人选,朱棣偏爱他,同样也偏爱他的侄子朱瞻基,而他的底气不足以支撑他获得太子之位。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