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官家不杀太后,是半路母子的恩义原因复杂多了!

知否官家不杀太后,是半路母子的恩义原因复杂多了!

官家和太后之间,算是半路母子的身份了,一个原本是皇后,一个原本是冷门宗室,丝毫没有关系,却硬生生成了母子,也难怪太后对官家,始终是不理解的。

但不杀她,并不是为了感恩,毕竟,太后帮他稳定朝纲,让他上位顺利这个恩虽然大,可毕竟太后把持着权利不放,他形同傀儡皇帝,加上他也算是临危受命,名正言顺的皇帝,对太后还有救命之恩,这恩义也就两两相抵了。他不杀太后,也许念着太后在他登基之初稳定朝臣的恩,但还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最直接的,那就是太后从名义上,是官家的母亲,原本因为先皇和他生父之间的一个追称的名号,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一些老臣更是认为官家背信弃义,不厚道了。要是再杀了先皇的遗孀,他如今的母亲,只怕难以堵住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更难息事宁人,平息老臣们的不服,怨怼之心了。

杀了太后,不仅是弑母,也是打脸先帝,同时将官家自己至于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处境的。全剧里面,时时提及,当朝以仁孝治国,若是官家不懂得善待先皇后人,只怕会惹出更多的是是非非的。

其次,当然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局,哪怕很多老臣们站队太后,对于太后的事情都心知肚明。可毕竟这件事,太后一直站在幕后,拿别人当枪使而她自己暴露太少。即便是兵变造反,也是刘贵妃和她亲族的人出面的,大家还记得当刘贵妃被抓住以后,指正太后的时候,官家打断了她的话么?

这就是为了让刘贵妃认清事实,也让她别说太多,以免将太后扯了进来。本身这件事,就是不明不白的,没有太多的直接证据可以指正太后,官家也不可能绑着太后抢朝廷审判,毕竟赵家江山也是需要颜面的,先皇也需要脸面。何况,其他谋逆的人他都轻判了,王家这样的都只是判了流放,没有抄家灭族,难不成还能把太后流放,赐死?

这件事,本就没有人可以居中审判,哪怕是官家,也不能以下犯上,带头去审判自己的母亲,给自己的母亲定罪呀,这让百官看见,让天下人看见,岂不是笑话朝廷,那他以后还怎么治国齐天下?怎么锐意改革,为天下百姓谋划?

还有,太后年纪也大了,一生无子,一个妇人,手中无钱无兵,这次兵变的事失了一些臣心,她也翻不出什么浪了。加上官家上位以后,一直有不少老臣都念着先皇和太后的恩义,对太后是更加信任尊崇的,留着太后,一是避免老臣心寒,而是让老臣心服,愿意归附,支持新皇,而新皇还能落得个宽仁大度,满腔孝义的真君子呢,何乐而不为啊?

加上,剧中有个细节,那就是恒王特地到太后跟前喊他祖母,跟她详细分说他们如何守护江山,收腹河山的事情。其实,这就是他们想要的朝廷新局面,而恒王特地跟太后去解释,也是为了争取太后的支持,太后支持了,老臣们也就支持了。

还有一个挺重要的点,刘贵妃叛乱的事实已经无法扭转了,她和她的家族注定是覆灭了,可那个小皇子却是无辜的,又是官家的儿子,如何处置都麻烦,放在皇后膝下吧,又怕养不熟,万一孩子长大后心怀不轨呢?给其他人抚养吧,其他人也没这个能耐可以教养一个皇子啊,还不如就按照之前的,就让太后带到外面去继续抚养。太后虽然无子,但毕竟教出了平宁郡主这个有出息的女人,可见其学识也好。

加上太后无子,让她带着一个孩子生活,也能颐养天年,弥补没有孩子的缺憾,也算是官家弥补了跟太后半路母子的情分,他是没法让太后承欢膝下了,让自己的儿子代替,给太后带去欢乐,也让他儿子好好成长,这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小皇子远离朝堂是非,也是挺好的。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