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的简介

侏罗纪的简介

  侏罗纪之名称源于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今译汝拉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提出的。

由于欧洲侏罗系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将德国南部侏罗系分为下、中、上3部分。

1843年,F.a.昆斯泰德则将下部黑色泥灰岩称黑侏罗,中部棕色含铁灰岩称棕侏罗,上部白色泥灰岩称白侏罗。

侏罗纪分早、中、晚3个世。

  海相侏罗纪地层富含化石,特别是菊石类特征明显,保存完全。

据此,1815年,英国的w.史密斯提出利用古生物化石划分、对比地层的见解。

1842年,法国的a.c.多比尼提出比统更小的年代地层单位阶,并命名了侏罗纪大部分阶名。

1856年德国的a.奥佩尔则提出较详细的菊石带划分。

侏罗纪地层正式划分为3统、11阶和74菊石带。

下侏罗统(里阿斯统)分为赫唐阶、辛涅缪尔阶、普林斯巴赫阶和托尔阶;中侏罗统(道格统)分为阿林阶、巴柔阶、巴通阶、卡洛阶;上侏罗统(麻姆统分为牛津阶、基末里阶、提唐阶(伏尔加阶)、贝利阿斯阶。

详细的菊石分带为全球范围海相侏罗系的划分、对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海相侏罗系顶界和统的划分方面,目前国际上仍未统一。

中国的侏罗纪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

由于陆生生物演化速度和分布广度都不及菊石,所以陆相侏罗系的研究精度相对较低。

  侏罗纪时发生过一些明显的地质、生物事件。

最大海侵事件发生于晚侏罗世基末里期,与联合古陆分裂和新海洋扩张速率增强事件相吻合。

环太平洋带的内华达运动也发生于基末里期,这可能显示联合古陆增强分裂与古太平洋板块加速俯冲事件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晚基末里期起,海生动物中出现特提斯大区和北方大区的明显分开,反映古气候分带和古地理隔离程度的加强。

中侏罗世末的降温事件在欧亚大陆许多地方均有反映。

近年来在波兰、西班牙中、上侏罗统界线层中发现了地内罕见的铱、锇异常,有人认为是地外小星体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时候全球各地的飞候都很温暖,涌入裂缝卫生成的海洋产生湿润的风,内陆的沙漠带来雨量。

植物延伸至从前不毛的地方,提供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的恐龙(包括最大型的陆上动物)所需的食物。

在他们的上空飞翔最早的小型鸟类;这些鸟类可能是由小型的恐龙演化而来。

海洋则是由大型、会游泳的新爬行类和已具[现代]线条的硬骨鱼类所共享。

  气候较现代温暖和均一,但也存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区别。

早、中侏罗世以蒸发岩、风成沙丘为代表的干旱气候带出现于联合古陆中西部的北美南部、南美和非洲,晚侏罗世时扩展到亚洲中南部。

中国南部,早侏罗世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世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中国北部,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世温暖潮湿地区缩小。

环太平洋带的强烈构造变动与太平洋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

伴随着构造运动的强烈岩浆活动形成钨、锡、钼、铅、锌、铜、铁等矿产,成为太平洋金属成矿带主体部分。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

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雷龙、梁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

但晚期,巨大的龙脚类恐龙占了优势。

这些动物可以同时吃到高与低处的植物;龙脚类主要靠吞下的石头来磨碎食物。

  大型的兽脚类猎食草食性动物;而小型的兽脚类,如空骨龙类和细颚龙类等则追捕小型猎物,也可能以腐肉为食。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产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

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

这些昆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智利松的近亲-针叶林,突出于树蕨、棕榈状拟苏铁类和苏铁类所组成的大层林。

地面上长满了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袚。

  在侏罗纪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

极其繁盛。

,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则遍布低处,覆掩地面。

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

侏罗纪之前,地球上的植物分区比较明显,由于迁移和演变,侏罗纪植物群的面貌在地球各区趋于近似,说明侏罗纪的气候大体上是相近的。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