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害死刘基,朱棣即位后,为何再对刘基的儿子下手?

朱元璋害死刘基,朱棣即位后,为何再对刘基的儿子下手?

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自清以来,被黑的太多了,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滥杀功臣的"暴君",老实的要砍,不老实的更要砍!

他从一个讨饭的乞丐、和尚,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皇帝这个让所有人仰望和跪拜的巅峰,是一个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来的"暴发户"皇帝,所以,他在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点小小的缺陷--多疑,或者缺乏一定的安全感。

不过,朱元璋真是一个嗜杀滥杀之人?刘基真的死于朱元璋之手吗?

对于刘基刘伯温,我想多数人应该听过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伯温在朱元璋底定江山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没有刘伯温的辅佐,老朱很可能争不过陈友谅。

韩林儿立宋称帝之后,朱元璋也遥奉韩林儿为帝,还有模有样地在中书省设了一个所谓的"御座",动不动倒头便拜。刘伯温一看,心中讥讽,真是吃饱了撑着,所以他是说什么也不肯和朱元璋他们一样对着一个所谓的御座三跪九拜。

老朱问,伯温呀,御座在上,你怎么不拜呢?

老刘眼睛一斜,淡淡地说了句,他韩林儿不过是一个放牛的小娃娃罢了,你说你奉他为帝干什么?

这一句话瞬间触碰到了老朱的内心,他走到了这一步,当然也有自己的野心,当然也不想尊奉韩林儿,可是当时他的势力确实弱于韩林儿一方的势力,所以不得不低头。

老刘对着老朱说了一通"天命所在"的话,说白了是在问老朱,这江山你想不想取!

老朱太想了,所以赶紧问计于刘伯温,老刘呀,你说说我应该怎么将这江山拿到手?

老刘直言,张士诚格局小,只知自保,不用忧虑,倒是陈友谅挺难对付,老陈占据上游,又总是盯着你看,对你最有威胁,所以,先陈后张,陈亡则张亡,这万里江山还不唾手可得!

刘伯温所提出的这个"先陈后张"的战略,最后成功让朱元璋拿下了陈友谅、张士诚二人,陈、张一败,江山自然便落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不过,后来老朱一时狂妄,打算率军驰援安丰,老刘一听,便知不妙,赶紧劝道,陈友谅和张士诚在一旁死死盯着你,你这会要去驰援安丰,不是给了他们机会?

老朱没听老刘的劝,陈友谅听说了他率军驰援安丰的事后,迅速趁机发兵围攻洪都,即今日之南昌。

老朱这才后悔地说,老刘呀,我可真后悔没听你的劝。

老朱后悔完了,立刻率军去救洪都,和陈友谅在鄱阳湖打了一场。

鄱阳湖一战更是打得朱元璋心惊胆颤,他在船上督战,看的愁眉不展的时候,旁边的刘伯温突然跳了起来,冲着他喊道,快走,快走,到别的船上!

朱元璋心中纳闷不已,却也听了刘伯温的话,匆匆忙忙转移到了别的船上,在他还没坐定的时候,他之前所乘的船便已经"轰"的一声,被陈友谅打过来的飞炮给炸碎了。

此情此景,看的朱元璋又是一顿心惊肉跳。

朱棣一听刘璟给自己的回复,生气了,想着教训教训这个不识相的刘璟,所以让人将刘璟抓到了南京。

刘璟一到南京,见到了已经当了皇帝的朱棣,叫了一声殿下,然后说,即便你以后死了,过了几百年,你也逃不过一个"篡"字!

朱棣顿时暴怒,放肆,太放肆了,不识相,太不识相了。朱棣一气之下,将刘璟扔进了监狱。

刘璟坦然入狱,没有一丝惧意,最后在狱中上吊自尽。

朱棣虽然没有直接让人砍了刘璟的头,但是,刘璟也终究是因他而死。

如果没有刘伯温定计,朱元璋的原计划是先打相对处于弱势的张士诚,然后再想办法吃了陈友谅。

只是这么一来,两个弱的打完了,受了损失,不是更弱了?打完了张士诚,还打得过陈友谅吗?

但是,换过来的话,让朱元璋先打陈友谅的话,以张士诚的保守,他肯定会作壁上观,等观完了,看到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心中肯定更怕,此时朱元璋又携胜利之势,想拿下一个保守又被吓住了的张士诚便会简单很多。

再看鄱阳湖一战,如果没有刘伯温的及时提醒,让朱元璋转移阵地,可能朱元璋已经被炸死了。

这么一想,刘伯温当时是怎么知道陈友谅的飞炮会炸到朱元璋的船的?这或许也是刘伯温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一个原因。

这也能被刘伯温给算到,真真是太神机妙算了!

所以,没有刘伯温的话,老朱或许很难夺得江山,刘伯温在老朱打天下的过程中也确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老朱便常常念叨,老刘呀,你真是我的张良!

老朱这句话,可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良辅佐刘邦创立的汉朝,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可是,张良最后选择了激流勇退,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刘伯温一听,心中已经有所意动,所以,后来老朱让他当宰相,他说什么也不当,选择了和张良几乎一样的选择--告老还乡。

他这一退,应该能保住性命了吧?

可是,刘伯温在南京生病的时候,朱元璋曾让胡惟庸带了一个医生来给他看病,他也吃了这个医生给他开的药。这不吃还好,吃了之后身体更加不好了。

老刘忍不住向老朱说了这事,老朱什么反应?没事的,没事的,你放宽心。

刘伯温回老家后,不过一个月,便一命呜呼了。

刘伯温这么能算,又是否算到了自己的这一劫?

于是,便传出了朱元璋授意毒死刘伯温的说法,至于真相如何,确实难下定论,所以对于"朱元璋杀了刘基"这样的盖棺定论应当否定。

刘基死后,又过了27年,朱棣"靖难"成功,在南京称帝,然后没过多久,朱棣便"杀"了刘基的二儿子刘璟,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朱棣一直很欣赏刘璟,毫不吝啬地夸刘璟:"真伯温儿矣!"所以,朱棣也一直想要拉拢刘璟,只可惜没拉陇成功。

刘璟的死,是死于他心中的坚持,当然,也可以说他死在了"不识相"这三个字上。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仍然没有忘了刘璟,想着重用一番,所以一纸诏令送到了刘璟的手上,刘璟呀,我很欣赏你,你来帮我吧!

刘璟却给了让朱棣尴尬的一个回应--我有病,不去!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