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宇宙

什么是宇宙

摘自理喻《天下一百问》之《外星生命》

  问:物理学认为宇宙是指可观测星系的空间分布范围,西方也有哲学家认为,宇宙是一切存在的统称。

中国古代先秦的杂家尸佼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就是指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庄子》中也有关于宇宙的定义:“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我们现在讨论的宇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的宇宙和别人说的宇宙有什么区别吗?

  答:宇宙这两个字,即使是对那些善思考的人,也是最难领会、最不知所云的字眼儿。

不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宇宙这个话题本身,也应该是永无定论的,永远处于不断的完善与不断的发现当中,并且常改常新。

  先声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宇宙,与书本上所说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不全是一回事。

现代天文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深奥学问,它是以天文观测、实地探索,以及种种假说、推论、验证为主导的科学研究,与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我所说的宇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是从每个生命本体出发的、人人有份的宇宙,比之西方的宇宙天文观,有着更亲近与更本质的一层含义。

  对我而言,我所热爱的正是这种从迷茫中寻找,从迷茫中描画出来的一个影影绰绰的宇宙轮廓。

目前,我能够确定的宇宙定义有五条:

  一、宇宙是一切物质与无物质的统称。

  二、宇宙有三种物质形态:有,无,若有若无。

它们相互转化。

  三、宇宙有两大内涵,汇聚星体和缔造生命。

  四、不同质量的宇宙物质,汇聚成不同质量的星体。

  五、不同质量的星体,造化衍生出不同质量的生命。

  宇宙就在我们的鼻子前面,伸手可触可及,但宇宙的无际无涯,不仅超出了人类一切观察探寻之外,更超出了人类一切思考与想象之外。

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即便已经发明了哈勃望远镜,已经航了天,已经勘测了外星……对于未来,现代人仍然改变不了是一只井底下的小青蛙的目光。

从井底下看上去的天空就那么大,就那么圆。

  问: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成就有目共睹,你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太自卑了?

  答:一点也不。

因为人类文明毕竟只有区区几千年,未来还有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长远的光阴呢。

除了时间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即我们所居栖的地球远离宇宙中心,这枚星体不但地处“荒郊野外”,还好象拐进了一个小夹道儿似的视野被局限着。

而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理”位置,将决定人类观察勘探的水准。

庄子说的“宇,有实而无乎处者,宙,有长而无本剽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宇宙是实实在在的却无法去相近,宇宙是有长度的却无法去测量。

按照这样一个认知框架,我认为宇宙不仅仅是可以用来观测,可以用来登临的。

当人类的眼睛看不了那么远,人类的双腿也去不了那么远的时候,包括借助观测和运载工具,宇宙更是可感可知、可悟可参的。

  这种感知,这种参悟,虽然不像西方科学研究那么精密确凿,那么一板一眼,但二者并不矛盾。

相对人类的认知机制,因为宇宙太磅礴无限了,若是能对它感知,参悟,先做出一个虽模糊,却不失整体性的概括,也是非常必要的。

  问:这样的宇宙说法,我还是不太明白,能不能打个比方来说明呢?

  答:前面那五条是对宇宙大处着墨的论定,你需要慢慢地想。

对于普通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存在。

如果用通俗的比喻来说明它: 有个祖孙三代,宇宙好比是爷爷,星体是爸爸,生命是孙子。

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一些呢。

  在多元化的今天,大家的宇宙观,不必还停滞在“观测宇宙星系分布”等专业的层面上。

我强调宇宙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因为“宇宙”二字所包含的,不仅是那些冷冰冰的星体,那些五光十色的星云……宇宙更为深刻的内容,是发现与寻找千千万万隐没在遥远星群上的智慧生命。

  有了生命之间的呼唤,宇宙会显得更加可敬可亲。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