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败于诸葛亮之手, 为什么曹叡不但不罚他, 还继续重用!

司马懿败于诸葛亮之手, 为什么曹叡不但不罚他, 还继续重用!

司马懿,字仲达,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之一。人们在提起他的成就时,往往会首先想到,他曾抵御诸葛亮北伐。的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未能入主中原,大都是他的功劳。真实历史上的他,虽然没有这么夸张,却也的确是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时,负责抵御的主将。可是,如果我们细读史料,就会发现,说司马懿两度抵御住了诸葛亮的北伐,并不确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是因为粮草供应出现问题,主动退兵的,这一点《三国志·李严传》中有明确的记载--"九年春,亮出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孤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其次,司马懿并未打退诸葛亮,反而被诸葛亮麾下的魏延、吴班等人,被枭首三千余人,并损失了大量的辎重,之后名将张郃,也在他的指挥之下,战死沙场。也就是说,这一战,他虽然使诸葛亮未能入主中原,却败的非常惨。

可是这种情况下,曹叡不但没有对司马懿问罪,反而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继续让他担任了主将。曹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无力反抗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的司马懿,还没有大权独揽,他选择固守,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的战略,也是出征之前,曹叡早早定下的。那么,既然曹叡知道司马懿并非诸葛亮的对手,之前司马懿又使魏军损使惨重,他为什么还要让司马懿担任主将,甚至没有因之前的败绩,对其进行责罚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曹叡手下无人可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不止一次提到,若曹真、曹休不死,司马懿可能永无出头之日,的确,这两人不但是曹魏宗室,地位比司马懿高,还颇有将略,立下了不少战功。若有他们在,曹叡根本不可能让司马懿担任,抵御诸葛亮北伐的主将,更不可能在司马懿惨败之后,无动于衷。可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这二人都已去世,而张郃、郭淮等人,地位不够,其他名将也还没有成长起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曹魏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出现了断层。

这种情况下,曹叡就算不想重用司马懿,也没有办法,因此纵使司马懿抵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败得非常惨,第五次北伐,曹叡依旧会让司马懿前去抵御。而既然他想继续用司马懿,自然不会因其惨败而降罪,否则司马懿因此对他生恨,就得不偿失了。而若不惩罚司马懿,反而有可能使其感恩戴德。

二、司马家族的影响

虽然这个时候,司马懿还没有发动高平陵之变,还没有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是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影响,却不容小觑,毕竟"司马八达",名不虚传,个个都是曹魏重臣,而司马懿本身又是曹丕选定的托孤重臣之一。再加上,曹丕时期,曹魏已经在陈群的建议之下,开始实施"九品中正制",而司马家族是士族的代表。所以,无论如何,曹叡都不会动司马懿。

三、曹叡本身对司马懿的倚重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曹叡本身对司马懿的倚重,也不容忽视。虽然曹叡临终之前,第一次拟定的托孤大臣名单中,没有司马懿的名字,但是他派司马懿抵御诸葛亮北伐,平定辽东等事,都可以看出他对司马懿的倚重,而他在弥留之际,将司马懿召回洛阳,一句:"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也体现了他对司马懿的看重。胜负乃兵家常事,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君主,曹叡不会因为一场战事的失败,便改变对司马懿的态度,更不会因此而疏远司马懿。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司马懿败于诸葛亮之手后,曹叡不但不问罪,反而继续重用司马懿,一是因为朝中无人可用,二是因为司马家族和司马懿本身的影响,除此之外,曹叡本身非常欣赏司马懿,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