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教育如何一碗水端平?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目前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二胎的到来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但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如何更好地养育、教育两个孩子。

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身为父母内心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委屈,所以好多家庭都喊出要一碗水端平。

但事实上,二胎家庭并不存在一碗水端平。

你所谓的端平,很可能反而是对两个孩子的不公平。

所谓一碗水端平,不同的父母理解也各有不同。

有的父母觉得零花钱一模一样,买衣服各买一套。物质上的平均分配就是一碗水端平;

有的父母理解为我陪老二1个小时,也就陪老大1个小时。觉得应该从时间平均分配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还有父母在教育机会上一视同仁。老大当初上了重点小学,报了昂贵的特长班,老二也得花钱上同样的学校。

总之,父母们都在尽力想让俩孩子感受到公平。

但事实上,美国《时代》周刊资深编辑杰弗里克鲁格称: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爱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说谎。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都无一例外地没有把那一碗水端平。

想要一碗水端平,是身为父母的初心。而事实的结果却是没有父母能做到公平。

这之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胎家庭中,两个孩子年龄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本来就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并不相同。对两个孩子平均分配金钱还可以做到,但在精力、感情方面却很难实现。

如果一味追求一碗水端平,反而会抹杀孩子各自独一无二的个性。

其实,身为父母我们所追求的一碗水端平,其目的是想在孩子的成长中,能够正确而又及时地提供帮助。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无论我们如何喜爱,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的成长最终都是为了脱离我们,更好地走向独立。

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一切,都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二胎家庭在孕育、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之苗,须始终记得一个教育的总原则:

因材施教,即每一个孩子具体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

谢楠在微博里曾经讲过:“小儿子棒棒糖出生后,大儿子非常敏感积极地在争取着父母的关爱。”

谢楠很清楚大儿子此时最需要的是重建安全感。

于是当老大提出想让妈妈讲故事时,她毫不犹豫地把弟弟交给保姆。任由老二的哭声做背景音乐,她依旧坚决地陪同老大讲故事。

故事讲完后跟老大商量,下次可不可以等弟弟睡了以后再给他讲,老大也就很干脆地答应了。

从此开始进入哥哥的角色,放心地去爱护弟弟了。

因为他已经确认过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收获到了内心的安全与笃定。

当孩子内心不再匮乏,自然就有能力去回馈。

当老大最需要安全感时,像谢楠这样,暂时放下哭闹的老二去构建老大的安全感,这就是因材施教,及时满足。

让孩子各取所需,对孩子因材施教,从方法论上讲,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对待。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面对性格不同的孩子,也不可能时刻保持心平气和。

但多子女的家庭还是要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爱,作为家长可以利用一些“独门绝技”向“一碗水端平”靠拢。

其实谢楠的做法就是二胎家庭教育的典范,我们可以这么做让大宝更快接受二宝:

妈妈可以带着大宝一起去产检,也可以鼓励大宝给弟弟妹妹取名字,增加大宝的参与感和期待感。

生活中让大宝照顾小宝,培养大宝的责任感。小宝出生后,可以让大宝适当参与照顾二宝,比如拿纸尿裤、冲奶粉、洗脸等等,在照顾二宝的过程中,两个孩子之间感情就慢慢建立了。

看见孩子内心不同需求的爱。真正的公平,不是绝对地一分为二。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爱的需求和感受不同,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是物质或时间上的平等,而是一份独特的爱。

遇到矛盾时,对事不对人。两个孩子之间不可避免要遇到纷争,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就非常关键。

面对冲突时,父母应当给出公平公正的解决办法,不应该因为年龄因素有所偏向。

不过,看多少书听多少道理,再多的榜样,也只是“别人家的孩子”。适用于自己的,永远需要我们耐心去探索,用一颗深爱孩子的心去寻找。

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得到专属的爱和关注,他得到的安全感和爱足够了,自然也就学会了怎样去爱。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