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轻信造反者的诬告,轻易下令处死宰相张光辅?

武则天为何轻信造反者的诬告,轻易下令处死宰相张光辅?

《资治通鉴》:

徐敬业失败后,张嗣明、徐敬真多诬告牵连海内相互认识了解的人,说他们图谋不轨,期望这样能免除死罪。于是朝野人士被牵连判死罪的人很多。张嗣明诬告内史张光辅,说"征讨豫州时,他私下议论王者受命的征验、天象变化,在朝廷和叛逆者间脚踩两只船。"八月,甲申(初四),张光辅和徐敬真、张嗣明等一起被处死,并被查抄家产。

隐藏人物--酷吏:

材料中没有写,但是必然有的背后角色,那就是主管审理他们的酷吏。面对造反重要人物落在自己手里,必然要审出更大的要案,这样才会有功劳。扯到内史也就是宰相张光辅,绝对是酷吏刻意追求的效果,这样自己的工作才会得到上级的认可,才能为自己升迁铺平道路。

敲诈勒索,吃大户:

造反是重罪之中的重罪,轻则死罪,重则诛灭九族。像徐敬真和张嗣明这样的造反重犯,无论是谁只要与其有瓜葛,与其招惹都会被弄得一身腥。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但这在酷吏的手中却又是一张好牌,酷吏可以利用审讯用他们的条件借机谋财。

可以利用徐敬真和张嗣明咬大户,然后酷吏便可借机去找这些被咬的人敲诈勒索,就可以赚一大笔的钱。但是作为宰相的张光辅,怎么可能把酷吏放在眼里,张光辅自认位高权重,不愿搭理酷吏,更不接受敲诈,最后被酷吏算计而死。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权力安全第一: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女帝武则天,在面对所谓的"张光辅私下议论王者受命的征验、天象变化,在朝廷和叛逆者间脚踩两只船。"这种信口开合的无稽之谈时,是不会相信的。可武则天最终还是杀了内史张光辅,主要原因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错杀,也不愿放过。帝王权力,所追求的就是安全第一。

借刀杀人,清理异己势力:

武则天虽然称帝多年,但很多人和武则天并不是一条心,武则天心里很明白,一直都想除掉这些异己势力。无奈一直都没证据,也不便于直接下手,现在好了,可以借着徐敬真的落网,强迫或是诱惑他们检举武则天想除掉的这些异己政敌势力,最后废物利用一把,借刀杀人铲除异己。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