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教学反思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教学反思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这一框题是以第一人称展开,阐述了“我们”作为“上帝”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上帝”享有的权利,并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也就是说,通过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把教学内容这根“主线”串在学生这个“主体”身上,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活”起来,营造出学生求知主动——课堂教学生动——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本课由讨论消费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引出概念,这比直接给出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再由一个个的具体案例,导出在现实生活中,顾客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还经常受到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戏弄,利用书中的漫画,引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从而导出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再结合具体的新闻案例引出需要赋予消费者一系列的权利来避免经济生活中侵害消费者权利的现象,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列举一些自己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例子,从而指出自己的哪几项权利被侵害了。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怎么来做一个合格文明的上帝。整个内容环环相扣,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 从而建立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从一些细节着手,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始终面带微笑,给学生以赞赏的眼神,带给学生安全感;情不自禁地举起自己的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卡壳”时,及时给予启发,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其次,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讲解消费者具有的合法权益的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生活中的案例,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从这一点来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以案说法”、“实话实说”、“创意空间”等活动,在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还学生说话的自由,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也自始至终处于浓烈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坦陈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成了创造“精彩”的主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找到了释放智慧、放飞思想的舞台,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诚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地指导、点拨,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足之处 :

  知识点呈现时一晃而过,特别是再讲消费者的权益时讲的过快,没有给学生时间做笔记和消化。

  所选材料不够精炼,有的是为了知识点而硬编出来的,有点牵强附会。

  对于让学生发言的问题在课前预设不够,以致于再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碰到学生回答偏了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去引导。

  学生的参与性还是欠缺,还应在问题的设计和课堂内容上下功夫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满怀激情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探究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你将收获意外的惊喜!

2、《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反思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是人教版初中思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是第三课的落脚点,主要说明了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担负起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在全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在结构上打破了教科书原有的体系模式,先引导学生发现“人具有社会性”,激发学生对生命健康的热爱;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情感驱动的方式组织教与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于体验中感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问后,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错误的地方要指出,好的地方要表扬、鼓励,提高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对其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但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做的较少,而是自己说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3、在最后一个救人的教学案例中,我没有对其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联系到课本重点上。比如,钟平、黄晓芳的行为就是课本上所说即“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又“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而另外两人,一个过分的行使生命健康权而不关注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一个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果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就可以点明并突出课本重点,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4、课后作业没有得到拓展延伸。

3、我们享有上帝权利教学反思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使用劣质产品致使人身受到伤害,有的造成财产损失,有的服用变质食品或者假药致人害命。更多的是消费者遭遇不公平交易、花大价钱买了假货或劣质产品,受到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中学生年龄较小,对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认识不够,消费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侵害,所以学习本课内容会让学生对消费者的权利认识得更清楚,并学会主动维护自己的权利。

  本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探讨大量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分层次体验并掌握消费者的九项权利,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本课教学特点:

  1.学生自学为主,对于简单的问题老师不再重复,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而且学生必须理解的问题重点点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第一次了解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2.合作学习主要以分析探究材料为主,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的过程;同时通过学生的好帮差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关爱精神。由于这一活动的交流过程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展示的,所以还会使这些中下等学生得到锻炼。这一过程虽然时间不长,但却是体现学生自己活动、思考、领悟知识,进行不随意记忆的"过程,对学生理解记忆重点知识是非常有利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第二次理解消费者的几项重要权利。

  3.结合近期热点问题,穿插大量的案例,是本课又一特点。本课的重点是掌握消费者的九项权利。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权利,我设计了四个探究题。每个探究题中,我分别列举出数个案例,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理解某项权利,例如

  探究一:

  假药致人丧命

  假酒致人中毒

  1.这些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危害?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身边的、亲朋的经历、媒体上的等)

  3.要避免对消费者的这些危害,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在这一个探究题中,本身就列举了三个事例,在探究的第2个小问题中又让学生自己列举身边的事例。学生列举后,老师会再给出一些事例,这样学生就会了解到很多个类似的事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感受,得出要避免这些危害,消费者就需要享有安全权。学生得出结论后,马上结合今年3.15晚会上曝光的一则案例让学生分析,进一步了解侵犯安全权的行为。如在学生回答过第3个小题后,出示案例:

  根据课件上事例,想一想: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依次类推,每个探究题后,都要再补充一到两个案例。这样,一节课中就会有数十个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认识、研究,学生很容易就会针对现象判断属于哪种侵权行为,从而很好地掌握住消费者的几项权利。

4、《对美术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

  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受“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教材观的影响,是以知识为本的,强调知识的传授,注重对知识的继承、传授和掌握。

       中学地理教学一向使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什么时间”、“怎么样”、“为什么”等作为教学目标,“知道”、“了解”、“熟悉”、“理解”等是常用的教学目标行为动词,其目标指向是“结果”,简言之即教学以“授人以鱼”为目标。开放式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为本的。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它不再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些事实、事例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开展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策略。开放式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的双基教学目标,为后一步教学打下厚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同学分别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定位为“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形式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上述的三个目标层次。

       所有“内容标准”都是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的。“获得”、“学会”、“尝试”、“运用”、“形成”、“增强”、“养成”等是表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行为动词,其目标指向是“过程”,可见教学目标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开放式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6、《权利与义务》教学反思

  本节课把思品课知识与学生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让教者也收获了快乐和喜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权利与义务》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权利与义务》的教学反思

  一次思品课上,我给学生讲有关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说:“我们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受者,还是义务的承担者,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受权利,我们每个公民都应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此时,我发现有几位同学若有所思,好像对他们的心灵有所触动,于是我就让他们发言,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作用还真不小啊!

  一位姓何的女同学说:“我在家是小公主,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都有父母包办,只要我看书搞学习就行,其他不用我瞎操心。在家庭生活当中,我感觉到权利处处围绕着我,都是享受、只有获得,没有义务、也不用付出。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那样的生活不完整,从今以后,我要彻底改变“小公主”的形象,自己能做的事,坚决自己做,决不要父母包办,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孝敬父母、嘘寒问暖,履行一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义务。”

  一位姓冉的男同学说:“在家孝敬父母、洗衣做饭、端茶送水,我还做得好,可是到了学校,我就脱胎换骨,不再是家里的那个人人赞赏的乖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睡大觉梦见周公、作业敷衍了事;一下课,我来了精神,走廊打闹总是少不了我的;给同学起外号更是我的拿手好戏:说起劳动我是拈轻怕重:学校花坛总有我的"身影,摘玫瑰、采桂花是我的绝活。学了今天的知识,我才如梦初醒,原来引以为豪的‘绝活’都是没有履行一个初中学生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表现,在校未做一个好学生,有愧于生我养我的父母和爱我的教师。我决心改改,接受大家的监督。”

  同学们在上述两位学生的带动下,你一言,我一语诉说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洗涤自己的心灵,决心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更人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立志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好公民,为营造良好的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节常规思品课,本应该按教案进行教学,教师按教案施教。可实际教学中,经过一番问答后,把一节知识传授课,上成了思品活动课,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本节课把思品课知识与学生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让教者也收获了快乐和喜悦。我想,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节课,要求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节课都完成哪些作业等等,每一节课都用固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平时上课时,是应该用常规的方法上好常规课,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多多思考,回答教师的知识提问,努力达到基本要求。但也要让学生思维发散,提出超越教材的问题,提出本课以外的问题,教师更要机智地处理这样的课,让师生在新课程背景下共同成长。

7、《音乐教学的一点反思》教学反思

  有视力残疾的儿童都喜欢声音的刺激,音乐课中有规律的节奏更受学生喜爱,所以在选材时,我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爱好,除选择节律性强的歌曲外,还尽可能多的选择一些打击乐,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一起配合演奏小小节奏乐。多重残疾儿童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相互合作意识都非常地薄弱,他们很多时候都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既能让大家每个人都动起来,又能增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我想就不失为一堂好课。所以在节奏乐《小乐器吵架》、《我爱北京天安门》、《盆、碗、碟、杯在歌唱》等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就意味着自己的节奏型也是不同的,除记住自己的节奏型外,还要求要关注到他人的节奏型,只有这样才能在准确的时间敲击自己的节奏型,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选材还要结合时令特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如:《水花花、泥花花》中,让学生在下雨时到院子中踩一踩水花花,听听声音是不是像歌里唱到的“噼啪、噼啪、噼啪啪”、“踢踏、踢踏、踢踏踏”。

  我还重视多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组合,选择伙伴一起唱、一起表演等,同时还注重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课堂上采取比赛的形式看看谁唱得好。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前,我经常会对学生期望过高,总会不时地拿他们跟正常孩子相比,现在,我已经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期望值,力争能更好地发挥期望的效应,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要过大,根据教育学中提到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给孩子确立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音乐课中加如一些简单的动作更能满足盲生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歌词的理解,如《请你和我跳个舞》中根据歌词做动作:拉手、伸右脚、伸左脚、跺脚、拍手、转圈等。

8、《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教学反思

  一 课堂亮点

  1、分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结合大量图片、素材,通过问题的设置、分析、解决,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2、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就课本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了解课本内容。

  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中学生普遍存在不爱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进行教育。这实际上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很好的.渗透了德育。

  4、在分析案例中,我对中学生提出了“见义智为”的观点,这对中学生“见义勇为”是一个非常现实、理智的驳斥。

  二 课堂欠缺之处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的生回答进行评价,错误的地方要指出,好的地方要表扬、鼓励,提高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对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但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做的较少,而是自己说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3、教学中教学重点不是很突出

  4、在最后一个救人的教学案例中,我没有对其深层次原因联系到课本重点上,比如钟平、黄晓芳的行为就是课本所说即“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又“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而另外两人,一个过分行使生命健康而不关注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另一个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果教师对其总结,就可以点明并突出本课的重点,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独特优势,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9、第三《《圆的面积》教学反思》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特别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节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旧引新,渗透“转化”思想

  在学习新知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探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动手剪拼,体验“化曲为直”

  学生猜测后,再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将其中一个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动手剪拼好后,选择其中2~3组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如果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就越

  接近图形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对比圆形和这个拼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剪、拼图形和原图形的对比,将圆与拼成图形有关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为后面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铺垫。

  四、演示操作,感受知识的形成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感受知识的形成。

  五、分层练习,体验运用价值

  结合课本中的例题,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第一,基础练习巩固计算公式的运用,强调规范的书写格式;第二,提高练习收集了身边的实际内容,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生活,得到灵活运用;第三,综合练习既联系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已知圆周长,先求半径,再求圆的面积),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每一道练习题的设置上,都有不同的目的性,注重每个练习的指导侧重点。

  但本节课的新课时间过长,使得练习不够充分,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

10、《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教学反思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这一框题是以第一人称展开,阐述了“我们”作为“上帝”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上帝”享有的权利,并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也就是说,通过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把教学内容这根“主线”串在学生这个“主体”身上,通过教师的“引”让学生“活”起来,营造出学生求知主动——课堂教学生动——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本课由讨论消费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引出概念,这比直接给出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再由一个个的具体案例,导出在现实生活中,顾客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还经常受到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戏弄,利用书中的漫画,引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从而导出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再结合具体的新闻案例引出需要赋予消费者一系列的权利来避免经济生活中侵害消费者权利的现象,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列举一些自己作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例子,从而指出自己的哪几项权利被侵害了。最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考怎么来做一个合格文明的上帝。整个内容环环相扣,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 从而建立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从一些细节着手,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始终面带微笑,给学生以赞赏的眼神,带给学生安全感;情不自禁地举起自己的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卡壳”时,及时给予启发,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其次,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讲解消费者具有的合法权益的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生活中的案例,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从这一点来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以案说法”、“实话实说”、“创意空间”等活动,在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还学生说话的自由,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也自始至终处于浓烈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坦陈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成了创造“精彩”的主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找到了释放智慧、放飞思想的舞台,他们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诚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地指导、点拨,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足之处 :

  知识点呈现时一晃而过,特别是再讲消费者的权益时讲的过快,没有给学生时间做笔记和消化。

  所选材料不够精炼,有的是为了知识点而硬编出来的,有点牵强附会。

  对于让学生发言的问题在课前预设不够,以致于再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碰到学生回答偏了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去引导。

  学生的参与性还是欠缺,还应在问题的设计和课堂内容上下功夫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满怀激情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探究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你将收获意外的惊喜!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30334字。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