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和韩世忠究竟谁的官职更高集团军司令和战区司令的区别!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将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明为升官,实为剥夺其兵权。其后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那么岳飞生前究竟是什么职位和级别?他和韩世忠的官职和级别又孰高孰低?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因军功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赐爵"武昌郡开国公"。

"宣抚使"在南宋初年设都督军事之前,为方面军最高统帅,此后的地位、职权低于都督军事,在都督军事(督视军马)的辖区内,则受其节制。"营田大使"则是掌管军士屯田事务的地方长官。所以岳飞的职位就是以鄂州为中心的荆湖北路(后首府迁武昌)和以襄阳为中心的京西南路军事防御区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长江中游地区方面军或者战区司令。

韩世忠也是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他在抗击金兵入侵时因功被拜为"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封爵"英国公"。

《宋史.职官志七》中记载:"招讨使.掌收招讨杀盗贼之事,不常置。建炎四年,以检校少保、定江昭庆军节度使张俊充江南路招讨使,定位在宣抚使之下,制置使之上,著为定制。军中急速事宜,待报不及,许以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韩世忠的"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要低于岳飞的"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但是《宋史·职官志八》中记载:"诸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国公,为从一品。"

所以韩世忠的"太保"职务(虽然是虚职)和爵位"英国公"都要高于岳飞的爵位"武昌郡开国公"。相当于今天的授衔上将的集团军司令和军衔中将的战区司令。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