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02:初次交手

李世民02:初次交手

刘文静就是秦王集团的一员,所以刘文静事件代表着秦王集团和太子集团的矛盾。

玄武门之变

龙虎斗敲山震虎

前言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隐隐约约的史料中去捕捉那惊心动魄的瞬间,重温那段如此惊心动魄以致于它不能变成文字而被明确记载于任何史料之中的历史。

01

上集详细说了,文武双全的刘文静是李渊早期起兵反隋的谋士与大功臣。

但是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后,刘文静官职一直在宰相裴寂之下,为此刘文静忿忿不平。

每次朝议,凡是裴寂赞同的,刘文静反对;凡是裴寂反对的,刘文静赞同。两人势如水火,完全不容。

有一天,刘文静在家里喝了点酒,又想起了这糟心事。

我刘文静,文能出谋划策,武为唐朝出生入死。而裴寂你呢,打仗你不行,也没见你出谋划策过,你凭什么官职比我大,不就是凭你跟李渊关系好吗!还是我让李世民拉你入伙的,你才有今天。裴寂老儿,你功劳小官大,凭什么!凭什么!

于是,刘文静越想越气,越气越想,久久不能释怀。

最后,刘文静气得拿起宝剑在家里柱子上和桌椅上乱砍,边砍还边骂:裴寂老儿,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

02

隔墙有耳,这事被刘文静一个不受他宠爱、贪图小利的小妾听到了。

小妾听到后赶紧向她哥哥添油加醋地报告,说刘文静说:唐高祖李渊赏赐不公,他要杀了裴寂,然后谋反!

谋反是小妾自己加上去的,可能她怨恨刘文静,积怨已久。

谋反是死罪,是十恶不赦之首,要株连九族的啊!这可不得了,谁敢知情不报!

于是,小妾哥哥继续上报,报告很快就到了皇帝那。李渊马上派人把刘文静下狱,并派萧瑀和李纲两个宰相去审问。

经过审问,刘文静承认口出不逊之言,但是否认谋反。后找来一干人对质,结果如刘文静的交待。

李世民死保刘文静。刘文静是自己心腹/老部下/老战友,也是国家社稷之功臣啊!

但是,最后刘文静还是被李渊处死!

南山有乔松

文学 | 乡情 | 名著 | 历史

投稿|授权|互推|合作

请注明原因 以便通过好友

03

这就奇怪啦?!

刘文静是大功臣,没有谋反,宰相审过也确定他没有谋反之意,只是发了一通不合适的牢骚,但是这也罪不至死呀!

到底是什么原因刘文静被李渊处死了呢?难道背后有隐情?

在此事件中,李渊的态度我们知道了,就是坚持处死刘文静。

李世民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死保刘文静。但是没保住。

那么另一个当事人裴寂的态度怎么样呢?李渊曾问过宰相裴,裴寂说:刘文静反复无常,不可交。

裴寂这是多么高明的回答!如果照实说,刘文静出言不逊,又或说他人品不好,刘文静罪不至死。如果说刘文静谋反,结案是他没有,这就属于诬蔑陷害。裴寂回答很高明,说刘文静不可交,意思是说:刘文静不是咱们一伙的。

政zhi上讲究站队,不忠,这是置刘文静于死地的最大可能。的确,刘文静是直男,很性情,说话不避讳,关在牢里也不服软,一副我无罪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样子…

那这么说,刘文静之死是因为他的直男性格吗?NO!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04

刘文静即使没有站队李渊/裴寂一边,也还是不至死,那为什么李渊还是执意处死了他?其中肯定有深层次原因。

首先,李渊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庸庸碌碌无能之辈。

起兵前,李世民解救刘文静,利用赌博手段收买裴寂,收伏孙顺德/刘弘基/窦琼三将,募兵等运作,其实是李渊在背后指使的。

只是有个副作用,李渊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些人最后都成了李世民的死忠之士,即站队李世民。

李渊难道不知道刘文静是被冤枉的吗?知道的!那李渊为什么执意要处死刘文静呢?因为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起兵前在河东老家代李渊行家长之责,成熟稳重。起兵早期,他和李世民一样奋勇冲杀,战功也不少。建唐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太子将来是皇帝的接班人,所以他要参与朝政,学习治理国家,至此李建成很少外出征战。

所以刘文静事件不仅仅是个案件,这涉及到皇帝对待太子集团的态度。

05

我们不要忘记了李渊还有一个特别杰出的儿子,英雄神武的秦王李世民!

起兵前,李世民就跟在李渊身边,出面收买人才,募兵训练,力推李渊反隋。起兵后,李世民更是奋勇杀敌,战功赫赫。

而且,每在战争的关键时候,李世民总是力排众议,坚定信心。长安是他打下的,建唐后李世民更是四处征战,灭窦建德,灭王世充,收服瓦岗军…

秦王李世民及其部将承担了唐朝主要的战争任务,牺牲巨大,但是他们的回报怎么样呢?没有太子集团高。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