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降暑防中暑用什么方法

     科学降温

  降温不是把温度降得越低越好,科学降温最好把室温控制在25℃-27℃。

如果室内人多闷热,可启动鸿运扇,让空气流通,就会感到凉爽。

在空调环境里不要贪图一时凉快,对着出风口吹。

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里,最好穿件外套,下班回家洗个温水澡,并按摩全身。

 

  年老体弱多病的人,降温原则与健康人不一样,能用扇子降温的不用电风扇;能用电风扇降温的不用空调,万万不可贪图一时凉快过低降温而伤人。

 

  及时补充水分

  人体一切生化反应、新陈代谢都是在水中进行,缺水生命活动就会遭受障碍,补充水分就是补充生命活力。

 

  补充水分也有讲究。

科学的做法是每日清晨醒来喝一杯凉开水(约200毫升),接着,一口一口地喝水,一般上午2杯-3杯,下午3杯-4杯,晚上临睡前最好再喝一杯,老年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后,再喝点水。

一般夏日一天补充7杯-8杯水。

补充水分要注意两点,一是除了早晨和临睡前一杯水外,一般饮水最好分多次饮,慢慢地喝,不要暴饮;另外,喝水要及时,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注意饮食卫生

  盛夏的环境温度是肠道致病菌繁殖最适宜温度。

应严格做到饭菜烧熟煮透,现烧现吃,隔顿回锅,生熟分开。

 

  全面均衡适量营养

  据医学观察,当代都市人脂肪、蛋白质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太少。

要想安度盛夏,当务之急是要调整膳食结构,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毫不犹豫地将烹调用油量降下来,严格做到每人每天烹调用油1-2汤匙。

成人每人每天1只蛋、1瓶牛奶、50克豆制品、50克水产品、50克肉和300克粮食,已经能满足人体一日对蛋白质需要了,太多对健康无益。

 

  学会歇夏睡好午觉

  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

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

世界共识,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八大影响

  no.1水分大量丢失 高温环境中,只有通过出汗来实现体温调节。

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时,8小时排出汗量可达5000毫升。

 

  no.2维生素、矿物质大量丢失 随着水分大量排出体外,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也随之大量流失。

 

  no.3蛋白质分解增加 高温时,新陈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多。

 

  no.4血糖消耗增多 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多,血糖浓度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休克。

 

  no.5血黏度增高 由于大量出汗,水分丢失,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

 

  no.6血容量相对减少 为了达到散热目的,皮肤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减少,这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影响较大。

 

  no.7肾脏负担加重 大量出汗后,水分丢失,血液和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no.8胃肠功能下降 大量出汗导致唾液腺分泌减少,胃酸浓度下降,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

 

  1 防暑降温讲究方法

  烈日炎炎,连日高温天气,急诊科介绍说,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

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或过度疲劳的人,更易发生中暑。

 

  专家提醒:在高温天气下,发生中暑和复发慢性老年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数倍。

 

  友谊医院急诊科主任杨立沛说,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

  1.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2.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 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表现为:

  1. 体温往往在38℃以上;

  2.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 如处理及时,常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专家提醒,若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

  1. 应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平卧休息。

 

  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30%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3. 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4. 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杨主任提醒市民应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以防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

所以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一定要定时补充水分,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其次,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

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再者,饮食应要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夏季防暑有六“宝”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人们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

其实,夏季防暑降温的宝贝应该是以下几种:

  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

从营养学观点来看,任何含糖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价值大,因为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能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新陈代谢的功能,同时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环境。

 

  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

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

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