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明知道藩王会威胁皇权,为何登基后他不下令削藩呢?

朱棣明知道藩王会威胁皇权,为何登基后他不下令削藩呢?

朱棣明知道藩王会威胁皇权,为何登基后他不下令削藩呢?

公元1368,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登基称帝,建元洪武,建立大明王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诸皇子为王,昭告天下。封第二子朱樉为秦王,第三子朱棡为晋王,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第五子朱捕为吴王,第六子朱桢为楚王,第七子朱榑为齐王,第八子朱梓为潭王,第九子朱杞为赵王,第十子朱檀为鲁王,从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洪武十一年又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第十二子朱柏为湘王,第十三子朱桂为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王),第十四子朱楧为汉王(二十五年改为肃王),第十五子朱植为卫王(二十五年改为辽王)。改封吴王朱捕为周王。洪武二十四年封第十六子朱栴为庆王,第十七子朱权为宁王,第十八子朱楩为岷王,第十九子朱橞为谷王,第二十子朱松为韩王,第二十一子朱模为沈王,第二十二子朱楹为安王,第二十三子朱桱为唐王,第二十四子朱栋为郢王,第二十五子朱?为伊王。虽然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生下第二十六子朱楠,但其不久就夭折了,所以朱元璋在世的二十五子全部封王。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可能是好事,有自己的儿子帮忙镇守大明国土,自然放心不少,可对于几年后就继位的朱允炆来说,却是一个大隐患。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年仅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称帝。为了巩固皇权,朱允炆继位不久后就下令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不是被废为庶人,就是被杀。朱允炆下一个目标就该是燕王朱棣了,在朱允炆如此无情的削藩下朱棣为自保而打出了"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起兵造反。虽然他在靖难之役中打了不少败仗,但其最后凭借一招直捣黄龙,攻占了南京,赢得了胜利。此时朱允炆已经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了。不久后朱棣继位,即明成祖,同时他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甚至把建文的年号废除,称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按道理朱棣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而即皇帝位,他应该清楚藩王对皇权的威胁有多大,可他却没有选择削藩,这是为何呢?

其实很好解释,如果朱棣继续朱允炆的削藩事业,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要知道他自己当初也是藩王之一。如果朱棣贸然削藩,那势必会让诸多藩王凉了心。要知道他起兵就是为了保护藩王的利益,在《靖难檄文》他还特意写明了"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可见朱棣认为朱允炆削藩那是推翻了朱元璋的政策,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如果朱棣登基后继续削藩,那么他当初起兵就师出无名了,古代还是十分看重师出有名的,不管自己造反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统帅都会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朱棣削藩就是言而无信,作为帝王若言而无信那还如何立威?

况且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登基称帝了,各方势力还不稳定,政局动荡,朱棣此时再削藩肯定会激起第二次"靖难之役"。若还是朱家人坐天下还好,就怕有民间豪杰趁朱家内乱而坐收渔翁之利,那么大明江山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即使朱棣知道藩王对皇权有威胁,他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削藩。后来朱棣决议迁都北京就是因为要远离原来的政治中心,至少北京是自己的大本营,支持自己的人多,坐镇北京有利于稳定政局。

不过朱棣虽然明面里没有削藩,但暗地里还是使了些手段降低藩王对皇权的威胁的。首先他即位后不久就恢复了被朱允炆贬为庶人的那些兄弟的王号,这样一来这些兄弟就会对他感恩戴德,拥护自己。不过他也警告了这些藩王要严于律己,且无朝廷命令不得调兵。这些藩王有了之前被朱允炆削藩的教训,这次自然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其次朱棣将边疆的藩王改封到内地,此举是为了削除这些藩王手中的兵权。朱元璋当初分封了很多藩王到边疆去戍边,戍边自然需要大量的军队,朱棣当初也是戍边的藩王之一。为了不让这些"边疆王"学自己靖难,那么将他们封到内地就是最好的办法,不需要戍边自然就不用给他们兵权了,其中宁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在起兵时曾对宁王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不过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朱权的封地本来是大宁,隶属辽阳行省,在东北。朱棣即位后朱权请求改封到南方,并且还指明自己要苏州,不过朱棣以"苏州属于畿内"的理由拒绝了,后朱权又要钱塘(今浙江杭州),朱棣又以"先父将它赐给五弟,终无结果。建文帝无道,在钱塘封其弟为王,也未能享受"为由,暗指钱塘不适合,又拒绝了朱权。最后朱棣让朱权在建宁(今福建建瓯)、重庆、荆州、东昌(今山东聊城)四个地方中选一个,这四个地方比起苏州和钱塘可是差远了。朱权当然不愿意,最后朱权被封到了南昌。本来实力与朱棣不相上下的朱权就这样被暗地里削了藩,虽然明面上封地比原来的大宁好多了,但手中的兵都没了,郁郁不得志的朱权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琴棋书画之中,好在最后得了个善终,还活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十三年。

朱棣暗地里的削藩举措还远不止此。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找藩王的错误以严惩他们,架空其权力,又或者直接废除。像辽王朱植、代王朱桂、岷王朱梗就因为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参奏被削去了护卫配置,刚恢复王号不久的齐王又因卜卦、信奉鬼神再次被朱棣废除。朱棣明白不能公开削藩,所以私下对这些藩王十分严厉,犯一点错误就要被朱棣拿来当借口削弱他们的势力,以降低藩王对皇权的威胁。也是可怜了这些藩王在建文一朝活得胆颤心惊,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藩王出身的皇帝,结果还是要活得小心翼翼。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