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项羽真的坐船逃回江东,他有机会灭了刘邦夺天下吗?

如果项羽真的坐船逃回江东,他有机会灭了刘邦夺天下吗?

千年前,唐代诗人杜牧路过乌江亭,面对霸王往事,不禁感慨系之,挥毫写下一首《题乌江亭》,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过乌江,卷土从来,这当然是杜大诗人的假设。也许是我们对楚霸王太过喜爱,虽然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想要问:假设当年项羽真的渡江东归,能卷土重来、重整霸业吗?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他为什么不过乌江呢?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一 项羽自身弱点太明显,不改变很难赢刘邦

项羽确实不具备政治才能,他没有政治头脑,重用亲人,性格直率,并且性情残暴。项羽虽然对待自己的手下很好,但项羽确实好杀戮,爱屠城。项羽的后勤做的确实很差,荥阳之战、垓下之战哪一个不是因为粮草补给不足而导致失败的。而刘邦在萧何的帮助下,这一点几乎就没有出现过问题。而粮草问题,即便是项羽回到了江东,这个问题也是不会被他重视,而得到解决的。

项羽是个敢作敢为的男子汉,可是他多疑,他对谋士范增就是因为他的不信任,而中了人家的离间计,再者作为一个统帅者并不是把十八班武艺都展现在自己一个人身,而是要会用人,组织团结一切有为之士才是正理,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邦与项羽就个人才能比较,那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刘邦手下聚集了那多的能人文人武人。所以就是项羽暂时能逃,后果也不会是为他想要的。

二 项羽失去了天下大势,失去了民心

此时,天下大势已不是秦朝末年群雄之时的情况了,那时,天下苦秦已久,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目标是推翻给天下苍生带来苦难的秦王朝,因而赢得天下百姓的拥护。而现在,经历多年战乱的百姓思安、思定、思统一,早已厌倦战争,不希望战争延长。如果项羽再组织队伍延长战争,就是违背天下百姓的意志,也是逆天行事,没有百姓支持拥护、逆天而行的战争岂能成功?

三 项羽已经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项羽从江东出来时,有八千训练精良的子弟兵;而垓下之战后,他连80个人都没了。要知道重组一支军队是需要人才、钱粮和时间的,这三项项羽有吗?刘邦会傻乎乎地给项羽时间反扑?一条江能拦住汉军多久?撑死一个月。项羽如果又在江东称王后,以项羽的实力和刘邦短时期内相对抗时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但是长时间下来,项羽确实很难成功,毕竟经过垓下一战,天下大势已经定了。

四 刘邦优势太大了

刘邦为天子,项羽出师无名。起兵成功,往往是:地方拥兵自重,中央的权威下降;朝廷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的天灾与洪涝乾旱的人祸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出现两个有资格的继承人,从而导致内乱。刘邦工于心计,而项羽勇猛无谋。刘邦有樊哙、张良、萧何、韩信之流为其效命,项羽是孤家寡人。项羽在势上处于不利条件,可能性不大。

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实在是一个性格悲剧。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缺乏忍辱负重的坚韧意志,是导致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显得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却也让人扼腕叹惜。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引。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