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驾崩切除内脏,下葬需要停留几月,这是为何?

帝王驾崩切除内脏,下葬需要停留几月,这是为何?

我们都知道,如果把新鲜的水果摘下来,放任不管的话,水果只会慢慢的腐烂掉。而人也是,如果人去世的话,身体也是会慢慢腐烂的,毕竟没有了血液的流动。但是在古代,很多皇帝在死后的几个月里,不能马上下葬,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防腐措施,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下古代人到底有什么样的防腐技术呢?

防腐技术,始于周朝,在周朝,一般来说,帝王下葬之前是要检查的,称之为入殓,入殓就是要先将身体淋浴,用香薰浸泡尸体,再等淋浴过后,用白酒对身体全身擦洗,追求每处地方都清洁干净,就连头发也不能放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为了能洗去身体上的细微污渍,让死者下葬能有个鲜艳光泽的仪容,二是为了消毒,能够更久的去保存尸体,毕竟尸体腐烂是因为细菌过多,这样做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根据史记记载,在最早的东周时期,那个时候主管帝王下葬的祭祀会在帝王驾崩后,专门带领两位官员入宫为帝王的尸体进行入殓,帮帝王一般会有郁人,裸人俩个流程。首先是郁人,就是用郁金香草煮汤,并用黑黍酿酒,等到帝王下葬时期,祭祀就会叫人把郁人阶段准备好的香汤和酿好的黑黍酒去沐浴尸体,就是裸人。沐浴尸体活动一般都会挑选在招魂仪式完毕后,由专门的官员:甸人、管人、祝、外御对尸体进行大殓,就是整理妆容,穿衣服打扮之类的必要环节

而随着后面朝代的发展,对于防腐技术也有了相应的进步,比如说用"贡"浸泡尸体的防腐方法,和我们常说的冰块防腐另外还有"摘除内脏防腐法"贡"就是我们所周知的水银,采用"黍酒沐浴"与"水银浸泡"进行防腐处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去保证了死者的仪容完整。而冰块防腐,就是在冰窖内储存大量的冰块,等帝王死后,就会把尸体放在冰窖里"停灵"等到仪式结束后再进行下葬,这个期间因为问题低,也是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尸体不会腐烂,这个方法在我们现在也是比较常见的,只不是冰窖变成了冰柜,用的东西不同,但是原理还是一样的。

而摘除内脏防腐法,是因为古人经过研究发现,尸体腐烂都是先从内脏开始腐烂的,连带着别的部位开始腐烂,所以,他们会在下葬之前,先切除内脏,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尸体的腐烂速度变慢,这有点像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他们当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采用内脏摘除。

但是上面说的方法还只是作用于身体上,还有种极其奢华的防腐技术,就是去改造下葬时所用的物品,去达到防腐的效果。比如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天涯海角去寻找极品木材,想方设法打造特殊的棺材,这种棺材因为本身所使用的木材具有防腐效果,能有防腐作用,所以异常的珍贵,能使尸体长时间不会腐烂;还有种就是用贴身衣物去防腐,比如说金缕玉衣等,用料昂贵,制作繁琐。古人认为用极其奢华的金银片制成的衣物进行陪葬,能够起到防腐的作用,但是实际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防腐技术来的有效果,属于心理感受,因此用金缕玉衣这些进行防腐的历史上的相关例子并不多见。

这其中有则小趣闻,说是秦始皇驾崩的时候刚好在出巡路上,按照秦始皇临终所留的遗言,必须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当时的首都咸阳下葬,但不巧的是那时候刚好是酷暑,天气异常的炎热,走在路上都会晕倒,而为了能为秦始皇防腐,还有掩盖尸体所发出来的臭味,李斯和赵高等人就想出了个法子,就把秦始皇的遗体和腌好的咸鱼装在一起,一起运送,这样通过咸鱼身体中的盐可以达到防腐作用,最大程度的保证秦始皇的遗体不会被腐烂。但是事与愿违,赵高等人还没到咸阳,秦始皇的遗体早就臭气熏天了,让人哭笑不得:纵使千古一帝,也难挡自然法则啊,

总的来说,历史上,不仅王朝会更替,就连下葬的防腐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从淋浴到水银,从冰窖到切除内脏,还有不惜花费大量钱财去打造棺材贴身衣服等物品,不得不说,古人在这方面可算是煞费苦心啊,也看的出来,古人对于下葬这事是何等的注重。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