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为何没能成为第二个“东晋“,第二个“宋朝”,原因很好解释

南明为何没能成为第二个“东晋“,第二个“宋朝”,原因很好解释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他的大顺军,攻陷北京城,而崇祯帝则在杀死后妃子女后,在煤山之上吊死,更是留下了所谓的"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皆诸臣误朕。"的笑柄。

而就在李自成灭明之后,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的故事也让清朝趁机入关,李自成也接连不敌,大顺军也只得撤离占领的北京城。而此时的淮河及其以南地区,则并未脱离明朝的管理体系,而是进入了"南明"。

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能够实现政权南迁而存活的典型。在两晋时期,因为西晋的覆亡,大量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地区更是沦为屠场五胡乱华,是为季世。而偏安一隅的东晋王朝,虽然在恒温北伐时被慕容垂打败,而在公元383年,以谢安为首的抵抗派则成功的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苻坚,也使得前秦分裂,而南北分立之势则成。而东晋也实现了将近百余年的统治。

而 也正是如此"相近的情况",为什么南明在经历了几位帝王之后,从尚有半壁江山,到最后落得一个流亡缅甸,直到永历帝被杀,也不过十八载。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亡国如此迅速呢?

1 黄粱美梦,苟且偷安

而南明的的态度又是什么呢?"借清平寇",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俨然就是黄粱美梦。诚然,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也是政治上的铁血法则,但是对于一个经过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巩固完善并且发展了的八旗子弟,顺治帝时期,也正是他们的上升期,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比之又如何?事情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都不能分清,又何谈长久?南明朝廷面对清朝的"义旗",听之任之,苟且偷安,一则没有做好充足的战略动员,二则对于山东等地以明朝为旗号反抗大顺政权的力量,没有进行合理有效及时的收编。

等待弘光帝朱由崧的当然是在清军大败李自成后,兵临城下被俘的命运。

2 权出多门,人心不齐

我们并不能要求这些将领都能够积极主张讨伐清朝,一如南宋朝廷中岳飞与秦桧之别。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未有如东晋祖逖闻鸡起舞者,多为苟安之辈,而作为皇帝,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鲁监国朱以海、绍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政出多门,权出不一。在崇祯帝自缢之后,虽然他们多为拥立者,但也正是这种权利的不集中,也导致了南明王朝事实上很难形成合力。更遑论,这些所谓的朱明皇帝,也早已无其祖辈朱元璋的才智,难挽大厦于将倾。

3,天意,民意

《明史·食货志》:"明时,草场颇多,占夺民业。而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盖中叶以后,庄田侵夺民业,与国相终云"。

任何朝代的兴替,无不与经济基础有关。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土地从来都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而也正如《明史·食货志》所言,一个日益加重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成风,也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明王朝之上,而这种兼并也直接导致了财政的减少,"流民"的产生。李自成缘何起义?李自成又是缘何能够不断壮大,无非就是一句"均田免赋",让这些本已经孑然一身的流民,拿起了本该锄地的手,进行了反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也。

万历时,明相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一条鞭法也使得国库充盈,而明国祚也得以延续,但在张居正死后,继任者又是如何所作所为呢?

《明史》对于明朝灭亡,给出了看法:"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而这种根本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蝴蝶效应。而历史也从来不会是单一因素下的结果。一个继承了明朝沉珂,有着错综复杂的权利出处,更幻想着以借清平寇,却不思进取,更无明君圣主之下的南明,灭亡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参考资料:《明史》、《晋书》、《宋史》等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