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里如何定义链接属性

在当今的网页制作中,几乎所有漂亮的网页都用了css。

css是 cascading style sheet的缩写,有些书上把它译为 “层叠样式表”。

有了css的控制,我们的网页便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工工整整的感觉,同时字体的色彩变化也使主页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虽然只短短的十几行代码,得到的效果却不同凡响。

其基本用法是在网页中插入如下格式的一段代码:

下面以一段比较典型的css代码为例介绍其具体用法。

例:这段代码 中间的部分共七行,可看出有这样的特点:前两行的格式分别为P {……} 和 td {……} 。

后五行均是 a:命令词 {……} 的格式。

其中前两行的作用是对网页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等的控制,而后五行则是对链接的色彩及下划线的控制。

1.文字控制

P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9pt; Line-height: 12pt; color:#000000} td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9pt} 说明:Font-FamiLY:宋体;(指定网页文字的字体) Font-size:9pt;(指定网页文字的字号大小,pt是表示大小的单位)Line-height:12pt;(指定行与行的垂直距离,即行高)color:#000000(指定网页文字的颜色,#000000 代表黑色,为十六进制数)td {Font-FamiLY:宋体;Font-size:9pt}(对网页表格里的文字进行控制)

2.链接色彩变化及下划线的控制

例中的后5行说明:

a:hover {bacKgRound-coLoR: #ffccff; coLoR: #0080ff}

  (hover表示鼠标指示时,链接文字背景色为#ffccff;前景色为#0080ff)

  a:link {color:#000000;teXt-decoRation: none}

  (link表示未被访问时,链接颜色为黑色,链接无下划线.)

  a:visited {color:gray;teXt-decoRation: none}

  (visited表示被访问后,链接颜色为灰色,链接无下划线.)

  a:active {color:green;text-decoration: none}

  (active表示鼠标点击时,链接颜色为绿色,链接无下划线.)

  a:hover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over表示鼠标指示时,链接显示下划线)

  注释:

  none——没有下划线

  underline——下划线

  overline——上划线

  line-through——中划线

以上是比较典型的一段css代码,代码中的参数值可随意更换调试。

有了css的预先设置,你会发现制作网页变得更轻松了。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