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争夺天下,曹操被骂,刘备得赞

都是争夺天下,曹操被骂,刘备得赞

说到一个人物的好与坏,高尚与卑劣,有时很难准确地予以界定。比如,作为三国时期的乱世枭雄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他们都是把利益放在首位,道义放在第二位的。

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准,其实是半斤八两、相差无几的,也就是炕上高到席上的事。你瞧,他们连字号里都带有一个相同的字--"德"!

但是,为什么曹孟德被骂个不停,而刘玄德却一直被树立拥戴呢?

总的来讲,刘玄德没有备曹孟德那样明火执仗、肆无忌惮的底气和行为,而且善于伪装自己。所以,也就没有落下曹氏那么多口实。

一、刘玄德潜藏低调,"装"得好。

其实,就刘备、曹操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好像更狡猾一些。因为刘玄德"装"的艺术,可以说已到化境。

在曹操跟前装无能。如《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一句话,竟然把吃饭用的家伙都掉了,至于吗?

在民众面前装仁慈、厚道,装得老百姓直言"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如撤离荆州时,带着一大群男女老幼,简直是爬行。

当曹军追上来了,他却自顾自地撒丫子跑了,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这就是仁慈、厚道?

在诸葛亮面前装弱智。如刘玄德一边吆喝着"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一边将其束之高阁。刘玄德在世时,有那些重要的军事行动是诸葛亮主持运作的?

临死的时候还说:先生的才能超过魏国曹丕十倍,一定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早干嘛去了,现在这么说,不就是怕自己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吗?

当然刘玄德的狡猾或者说聪明之处还在于其政治上的"装",也就是低调。他一直小心翼翼,尽量不露锋芒,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自己的力量太不堪一击了。否则,他可能比曹孟德还霸道。

刘备的心愿,是曹丕帮他实现的。曹孟德刚一撒手人寰,他的儿子就把汉献帝赶下了台,自己当了皇帝。

这一来,刘备的内心应该乐开了花。有人带了头,不上白不上。于是,也就人模狗样,堂而皇之地"装"起皇帝来。

结果,没当成皇帝的曹孟德被骂成"奸";当了皇帝的刘玄德却没有被人斥之为"篡"。

允许你那么做,也就允许我这么做,反正你在主场,我们只能算是捧场。

你在前面做,我们跟着学一学总可以吧?我们不想占先机,只想落点实惠!

二、曹孟德张扬霸道,"强"得很。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时,确实是霸气得很,惹得很多人不喜欢他。

更为严重的是,曹操触犯了中国文化人对人的基本评价准则。

曹操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才能,有时缺"仁"少"孝"倒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于"忠孝仁义"。缺了才能或者平庸点,倒不大要紧;如果是缺了"德",你恐怕连人都做不成了。

所以,就常规的量人标准来说,"树刘备、贬曹操"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因此,有人说,对曹操的定论,是历史性的、时代性的;也是中国文化的必然圈定方式。

官僚们不喜欢曹孟德。这个人,执法严,办事认真,不打官腔,完全不按官场上那一套来操作,这都让人受不了。

尤其是他"唯才是举",用人不论出身,不讲学历,不看背景等等,这都让那些只知道推诿扯皮的官僚主义者感到威胁、压力。

曹孟德既然是官僚主义的敌人,那也就是官僚们的对头。

文人们不喜欢曹操。因为他立足个人或者政治的角度,杀了不少文人,如边让、孔融、杨修、荀彧、崔琰等。文人向来是同病相怜的,以声名传播为己任。加之,曹孟德杀的很多文人本就不该死。因此,文人就是骂也骂得理直气壮。

老百姓不喜欢曹操。曹孟德杀的老百姓可谓不计其数,如"屠徐州"等。陆机就说:"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老百姓可不管你历史上有没有贡献,你能要我们的命,我们即使骂不死你,也要骂臭你!

在魏蜀吴三国领导人中,曹操留下的血债大概最多。血债总是要还的,杀不了你,口诛笔伐还不行吗?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