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与“入梅”是什么意思啊?(农历中)

出梅又称为“断梅”,指: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我直接把说明和2021年至2030年这10年的入梅出梅表给你。
入梅和出梅,又叫和出霉,指的是梅雨季节的始日和末日。这是江淮地区的人们较为重视的杂节。每年阳历的6月至7月,正是梅子黄熟的季节。这段时期内出现的连缩阴雨被称为黄梅南。因梅雨易使庄稼沤烂,房屋受损,家具以及其他东西霉变,所以黄梅雨又被称为雨。
入梅、出梅日期根据什么确定呢?也是根据纪日干支。由于地域不同,所依据的纪日天干也不同。浙江一以立夏节气后的庚之日为入梅,芒种节气后逢工之日为出梅。江苏、安徽一带比这要晚,一般以种后逢丙之日为入,小后逢未之日为出梅。这和数伏的有关规定一样,也是灵活浮动的。同是芒种当天的干支纪日,2018年是已,2019年是甲成,2020年是卯,2021年是甲申,2022年是庚寅,5年间都不相同,当然这5年间的人梅日期也就不会相同。下面是作者推算并整理的2021-2030年江淮地区入梅、出梅日期表。
-
上一篇:出梅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中国入梅是什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