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是如何建立的?真正的八旗可能与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

清朝的八旗是如何建立的?真正的八旗可能与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

熟悉清史的朋友想必都会听过这样的介绍,某某某出身镶黄旗,或者隶属包衣旗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旗代表着不同高低的地位阶层,那么清朝的这个旗是谁设计出来的呢?旗和旗又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呢?八旗究竟包含哪些人呢?

首先是旗的由来。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朝的奠定者努尔哈赤是女真族出身的,女真过去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他们靠打猎为生,因为独自打猎的效率不高,所以女真族喜欢结伴而行,组成小队进行狩猎。满语里他们将这样的狩猎小组称为牛录。后来女真人数越来越多,牛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不影响任务的分派,更好的区分开这些牛录,他们创造出了"固山",满语翻译过来就是旗了。

后来努尔哈赤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不断收纳了更多的人,当队伍人数越来越多后,努尔哈赤发现了旗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他开始用颜色做旗的命名。女真初期,努尔哈赤与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共创建了四旗,分别为红黄蓝白四色旗。

那么一旗到底有多少人呢?根据记载,一牛录大概有三百人,一旗大约有25个牛录,也就是说一旗至少有7500人。不过每个旗的牛录数量是不一定的,有的旗三十多个牛录,也有的旗刚刚20个牛录。

努尔哈赤吞并的脚步并未停止,八旗制度随着努尔哈赤事业的壮大也在不断完善中,1615年,努尔哈赤对旗的管理又进行了改变,在原先红黄蓝白四色旗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分别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色旗,著名的八旗制度规模初现。这些旗部分掌控在努尔哈赤手上,其它的他则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与子侄们。

值得一提的是,八旗制度其实还有个"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区分,早满清早期,"上三旗"是指正黄旗、镶黄旗与正蓝旗,这三旗主要是皇帝(大汗)的亲兵,由皇帝本人亲自统领,所以被称为"上三旗"。入关后多尔衮掌权,他把自己的正白旗调整为"上三旗"之一,撤下了豪格(顺治帝的哥哥)的正蓝旗,所以"上三旗"就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而"下五旗"则是八旗其余的五旗。

那么这八旗里全是满人吗?并不是,因为八旗在后来的演化中形成了满族八旗、蒙古八旗与汉族八旗,这其中汉族八旗成立最晚,皇太极建立大清后他发现汉族的力量也十分重要,遂开始有意拉拢汉民,汉民在八旗中的地位才开始有所提升,汉族八旗也应运而生。

所以清朝真正的八旗可能与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真正的八旗子弟是指这三种八旗子弟,而不是仅指满族八旗子弟。当然,满族的八旗是清朝八旗的核心,另外两族的八旗是围绕满族八旗运转的,国家的统治也是建立在八旗基础上的。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