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作品列入教材的是那篇

朱熹作品列入教材的是那篇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

“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

“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

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封建的“人伦”,就反映了“天理”的内容。

“明人伦”就是要体认天理,穷尽天理。

这样,朱熹就把封建的人伦道德神圣化、永恒化。

可见朱熹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

朱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理性的本能:“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自然万物(即“气”)都包含着一定的“理”,依靠这种本能的“心灵之知”,就可以接触体认事物,了解掌握事物的规则(即“理”),这个过程就叫做“即物穷理”或“格物致知”。

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

朱熹继承和发挥了二程、张载的人性说,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即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

他说:“性者,人之所以得于天理也。

”“性即理也”。

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

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而每一个人所秉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

圣人之性清明至善,没有丝毫昏浊? 无人欲之私,故圣人与天地同体,不教而自善。

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

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

”这是继承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的学说。

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

“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 “道心”。

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朱熹建立在理学思想基础上的教育作用论,既吸收和归纳了先儒的观点,又更为系统和精密,将封建纲常推崇得更为深刻和神圣化,因而深受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欣赏。

精选文章

相关文章

粤ICP备17098710号 微点阅读